2020年2月25日

又要影片作業?老師的五大用心你懂嗎!


文/李冠皇 KK Lee

2012年我剛到台北康橋服務時,適逢全球推動平板電腦融入教學的浪潮,我們在創新發想活動課程時,也多以科技載具的使用,添增活動性和促進學生接近使用新媒體的機會和平台。也順勢開始要求學生,在活動課程後,能夠製作簡短的視頻,作為報告繳交的形式。可別小看七年級的學生,因著平板教學導入,學生很快熟悉各項軟體應用,在平板上滑來滑去,影片初剪的大樣,就能出爐了。學生常抱怨,為啥KK老師的課都要做影片啊?今天就來分享,請學生製作影片作為學習評量,老師們背後的用心啊。

2012年迄今,有兩位學生的作品,完成度極高,讓我甘拜下風。2014年八年級江東翰,在大稻埕城市探索後,能完整記錄小隊探索歷程、反思學習收穫,令人驚豔。另一位則是2019年十年級吳鎮宇,鏡頭視角多元、節奏分明緊湊,視覺流順暢,更有反思談話回應課程主題。這兩部作品,都讓我看見學生的無限可能性,這是屬於新媒體世代的表徵。




一、學生所處的新媒世代

學生所處的新媒體時代,接收媒介訊息,透過多元的自媒體平台,快速傳遞新知、趣聞等。視覺影像的積累,就是長時間浸潤的結果。所有學習皆從模仿開始,才有機會內化成為自己的風格。我記得我大一有一堂系主任的視覺傳播課,老師特別要我們多看多累積,各式各樣的影像作品。這個提醒,對我來說很受用。我也鼓勵對影像製作有興趣的學生,在看各類視頻的時候,分析攝影鏡頭的運動、剪接手法。換你上手時,就能從借鏡、致敬到創新屬於自己的風格。

二、學生視角的歷程梳理
為什麼要請學生在活動後,製作影片?為了呈現反思影片,學生在活動時,就要開始記錄!這是學生觀點的回看,活動任務的解決歷程,活動後的心得回饋等。我更多的認為,拍攝者或被拍攝者的學生,在活動課程當下,有兩種角色互換,是參與者也是引導者。我應該怎麼拍?我應該怎麼說?這些都在反思的框架狀態中,不斷碰撞和產出。最後,學生視角的作品,讓課程設計者(教師團隊),得到更多的反饋,看見挑戰任務的設計、預備課程的延伸,對學生來說是不是有回應教學目標?這是最直接且真實的回饋。



三、學生外顯能力的培養
活動課程係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,當我們要求學生製作影片時,活動現場,團隊的分工就出現雙軌並進,一是活動任務挑戰,二是影片製作分工。以問題解決能力來說,要解決課程任務,也要解決拍攝角度、路人願意受訪?到後期的製作,怎麼把小組素材整合、討論,最後編輯完成?這是一種跨域的能力整合,團隊應戰比起單打獨鬥來得複雜、困難,但這些能力的培養,就是最好的學習歷程。

四、學生內在反思的力量
跨域整合的能力,除了外顯的酷炫形式,更多的是需要內省的力量,襯托出作品的深度。有外在形式外,還需要有條有理的文字內容,可以是訪問、旁白或是文字,我稱之為反思力。透過作品能夠了解,學生在活動課程中,究竟學到哪些東西?鼓勵學生說真話,可以抱怨雷隊友、老師的題目太簡單,但這些情緒回饋後,在主要課題上的反饋,更是老師期待看到的。所以,布置作業時,我會給學生一些參考框架,引導學生,要記得回到最核心的反思學習收穫。

五、學生未來職涯的探索
我不是大學傳播院系的招生官,但我想透過這樣的作業安排,讓有興趣傳媒的學生,在這個平台能夠盡情發揮,因為在小隊中,每個人的角色、特長絕不相同,在活動場域對傳媒有興趣的學生,自然會抓住機會,因為他們在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歡的,他就會做得更好、更卓越。讓有興趣的夥伴,天賦自由發揮吧!當自媒體成為日常所見,新世代的學生,需要知道最基本的影片剪輯,這也是一種媒體素養的建立,能對影像成品有基本的判斷和識別。


當全世界都在鼓勵,回歸紙本教學的當下,
引領影像世代由動而靜,是我們要面對的課題。





後記:

江東翰 現就讀倫敦藝術大學電影電視學系二年級 (2020.02)
▼圖片為江東翰在大學課堂上實務拍片的側拍紀錄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