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2日

華東康橋單車環臺反思1─高峰經驗

文/李冠皇 KK Lee
創造體驗者的高峰經驗,是體驗式學習的重要元素之一。完成連續十二天,近千公里的踩踏挑戰,很可能是這群夥伴,到十六歲之前,最艱苦的經驗。絕對夠讓學生深刻體驗,但這就是學生的高峰經驗?我自己從這次課程設計、執行後,回顧檢視,我覺得可從三個面向來做考慮:體驗者準備程度、環境因素考量、有意圖的設計。

體驗者準備程度
從每次行前訓練的鋪墊,師生共同創造出的挑戰氛圍,是首要關鍵。當大家對於這件事情,多保持正面積極的態度時,就是好的開始。我記得要進行最後一次訓練前,有一位新生轉入,媽媽和孩子都很想參加這個課程,我們要求學生,務必參加第四次85公里的訓練,當天從出發到結束,我只要看到他,就會問他,還可以嗎?學生都跟我點點頭!要離開學校前,他也說,沒問題了。晚上,我就接到媽媽的電話,孩子覺得這不是他想像的騎車,他有些卻步和遲疑,要不要繼續參加環臺挑戰。媽媽的這通電話,是我們還能和孩子溝通、討論、引導,再讓學生自己決定,要不要參加。接續輔導老師的介入,和他談話溝通後,學生願意正面地繼續接受挑戰,她最後也順利完成12天環台的騎行。

前述的例子,給我很大的警惕。這就是我有沒有判斷好,參與者的能力、準備程度,演變成不是他該階段能接受、認可的挑戰,可能變成意外或是反效果的經驗。若這是學校對於轉學生的的安排,我應該做更多的溝通或是另外安排訓練,讓學生能更快進入狀況。這次好在媽媽的堅持,以及即時反饋,才能成就學生,這難能可貴的環臺體驗。



環境因素的考量
在華東地區的行前訓練,礙於地形因素,沒有長爬坡可以騎行,只能從里程數的加長,漸進式地訓練。因此回到臺灣,還有三天的長爬坡、臺灣市區道路的練習與適應。另一個自然因素是,上海冬天的溫度較臺灣寒冷,低溫7、8度下雨天,這樣的騎行是很辛苦,也增添挑戰性。當學生到臺灣騎行時,相對11、12度的下雨天,反而適應的非常好,但是到南部24、25度時,體力明顯下滑,這是身體適應的調整度問題。

因此在創造高峰經驗的設計上,哪些部分其實是上海學生的舒適圈,相對應的往外延伸,才能增加挑戰難度,以這次為例,長爬坡、暖陽成為學生覺得難度變高的因素,在這些自然環境因素的配合下,會有更多擴張舒適圈的機會。

有意圖的設計
大團隊的騎行,我認為生活管理也是課程設計的一部分。我們設計生活競賽榮譽卡,讓領導力的培養不只限於騎行過程,而是落實在這十七天的每時每刻,房間整理、餐桌整理、小隊作業等。緊密地環繞在整理課程體驗中,展現同理、榮譽的團隊觀。

在學校場域的課程,從來就不會只是,腳踏車騎完臺灣,而是有領導溝通、生活禮儀、學科融入、文化探索的部分,擴增學習效益。都有賴每一位參與的師長,共同努力照看每一個細節。有效的意圖設計,是讓不同體驗者,有開放多元的體驗結果,而非千篇一律,引導員則在多元的體驗結果中,進行引導討論。



延伸閱讀:The Adventure Experience Paradigm- Simon Priest


體驗式學習在教育現場的創新實踐者
↓請關注Facebook粉絲專頁↓

KK兩好三Wh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