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26日
以教師為中心的研習想像
文/李冠皇 KK Lee
如果我們對學生的教學,知道要以學生為中心,知道教不代表學,學更不代表會,那麼教師增能的研習課程,有沒有翻轉的機會?教師研習現況是,有很多課題,專家只能以案例說明、影片觀看、小組討論來進行,算是以教師為主的研習課程嗎?我提出一些反思和想像。
一、研習課題能不能開放由老師設定?
由下而上的研習,有沒有機會讓老師們,自己設定研習議題?因為教學現場的老師,共同面對的問題會有共感,針對痛點提出研習、調整精進之方案,才是最棘手、最貼近教師的部分。自己的研習自己救,才有機會凝聚共識,共建校園組織文化。
二、講師背景經歷與教育現場連結度?
講師的邀請與安排,關係研習課程的效益。從學習者角度看,講師是不是教育現場出身的老師、是不是有足夠的教育現場經驗,能夠連結、感知教師們的甘苦,這樣的連結格外重要。就像完全無財經背景的人,為銀行金融公司進行培訓課程,就談不進去核心議題,這樣的教育訓練,只是隔靴搔癢、逢場作戲,當然如果主管只是看場面效果,可能就是例行公事一樣,完成任務。
三、教師們真能暢所欲言?
另一種讓人害怕的研習是,有小組討論、發表,結果最後都成為講師的獨角戲,或者不斷回應大家產出的內容,以證明講師有料、有深度,在回應上要有專業的拿捏,不要忘了眾人的心血結晶,提供更多角度的思維發想。能不能營造教師們,願意說真話,還是為了領導長官,場面話不斷?就像我們帶孩子討論,是講出標準答案,還是期待有更多創意、不同角度的思考表達?
參加各類研習後,如果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主題、模式,那麼這樣的進修研習,會有更豐碩的收穫。因為高的學習動機,帶來相對的學習效益。我們為孩子設計主動學習的情境體驗課,當我們換成學員角色要上課的時候,是不是也有機會在高度動機、興趣的前提下,參加研習,這些收穫會是真正帶走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