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11日

《跟著貝爾去冒險》體驗式學習面向大眾的契機與反思


文/李冠皇 KK Lee

2015年十月,中國上海東方衛視,播出真人實境節目《跟著貝爾去冒險》,由野外求生專家Bear Grylls(貝爾‧格爾斯)帶領八位華人明星,展開叢林探險的紀錄片。成為當季備受內地閱觀眾關注的節目,除了贏得高收視率外,更多是關注戶外冒險活動的課程效益。《跟著貝爾去冒險》更是我在內地學校教育現場分享體驗式學程的設計時,最能引起家長、學生的高度共鳴。除此,這兩年多來,我也以此做為內部團隊培訓引導員的教材,值得體驗教育工作者,共同探討、對話、創造。


當戶外冒險課程,被紀錄製作成電視節目內容,具有其意義:大眾媒體具教育功能的再張顯之外,我們也可以質疑,這樣的節目,是真實的課程體驗?還是被設計、再現的體驗?總之節目呈現的樣貌,都能做為一個戶外體驗課程的案例探討。引導員如何佈達任務、觀察、提問、回饋?每次播放該影片片段時,學習者多能很快投入情境,有更多的連結和反饋,有助於理論脈絡的釐清,以及實務操作面向的思考提問。


一、體驗式學習的課程設計
該電視節目的製作呈現,無疑是一團隊建立與個人成長的課程為基底,然而透過節目拍攝錄製,讓我們可以更清楚看見學員(8位華人明星)的成長、這無疑是體驗式學習和大眾對話的契機,讓一般閱聽眾能透過節目,對該類課程有其概括的瞭解的,以及從學員身上看到的學習效益。這裡我想提出的角度是,如果將這一系列的《跟著貝爾去冒險》,看作是長天數的戶外團隊課程,用一個總體觀來觀看細節,會對團隊課程有更多的認識。哪個階段,操做哪些項目?都是有其脈絡可循的。

二、引導員特質
引導員(貝爾)的課程設計與帶領、引導技巧。些許情境片段,都值得我們反思,如果換做我們,是當下的引導員,我們會怎麼回應與提問?他所展現出引導員的特質有哪些?我想這也是將節目片段,做為教材案例,可觀察的重點。

三、體驗式學習基礎理論的實踐

以擴展舒適圈及自發性挑戰兩個理論,進行案例討論。透過電視節目的再製,無論你是否身為引導員,都值得再次反思和檢視,這些活動課程的進行,是不是達到理論的實踐,回到學習者身上,是否達到效益。從體驗課程設計者的角度觀看,可以談論很多基礎理論。我想,這是讓體驗式學習面向大眾的契機點。

如果這是一個契機點,那麼反思在華人體驗教育界,我們可以怎麼在教育現場、企業培訓的場景中,更多的實踐最為基礎的理論?當大家在追求,理論應該與時俱進的同時,是不是可以回頭看看,基礎的、經典的理論,我們真的都做到了?做得很扎實了?還是只為了標新立異、散落無章?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