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21日

在莫高窟前震撼,在《又見敦煌》中落淚,在畫紙上找到答案。敦煌學,我們這樣學!

文/李冠皇 KK Lee

敦煌學,如何引領學生學?我們在課程體驗中,分別以洞窟、戲劇、臨摹三個不同場域、形式、維度,來建構學生的認知、情感與技能。

2025年10月18日

十個淚目瞬間:在戈壁,是學生教會老師什麽是「仁義禮智信」!

文/李冠皇 KK Lee

2025西遊記戈壁沙漠42公里挑戰日前一晚,我在誓師大會上,特別和全體夥伴說:品德教育我不會教,也教不出來,而是透過每一位夥伴在大漠里,實踐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透過大家互助、包容、友愛,讓品德教育看得見、摸得著、學得到。

這個學習歷程中反而是學生在教我們老師,到底什麽是五常!五常在我心,走出好品格,不會只是一句口號,而是具體可見的。Full Value Contract 自主反思工具的應用,成為最重要的基石。

本文主要分享在沙漠中,十大感動瞬間。這些定格的瞬間只能萬里挑一來做代表,因為同樣類似的畫面不斷重覆出現在不同班級里頭,是課程設計之情境給予學習者的空間,展現出具體可見的五常行為,展現出不一樣的課堂風景。

2025年10月17日

教育,最美的樣子:看見學生在絲路上,為歷史流淚,為團隊驕傲!如何巧用“引導式反思”在西域古道澆灌出課程奇跡?

文/李冠皇 KK Lee

研學課程如何透過不同的載體,讓學習者有感而發?我以校本課程西遊記為例,明確一帶一路政策文化為基底,在西安、敦煌、蘭州等路段安排活動、導覽皆圍繞此一主題開展。本課程透過三類載體,讓學生反思和對話。

2025年10月15日

用生命值代替分數,用布章記錄成長:我們在戈壁中實踐的教育創新!

文/李冠皇 KK Lee

世界童軍運動(The Scout Movement)超過百年,借鑒其三大制度,轉化應用在活動課程中,朝本土化、校本化落地實施,我對三大制度所理解的教育意義,將其轉化為三大教育目標:社會情緒學習、遊戲化教育、品德教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