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2月5日

2021第二屆中國體驗學習技術大會 從ME到WE

文/李冠皇 KK Lee

本大會是一群對體驗教育有理想與堅持的資深前輩們籌辦,係由他們發起的火種計畫項目之一,在疫情時代下個人的學習和升級需求高漲,節奏慢下來後,需要更多的沈潛和積累,為未來做更多預備。我看到這是華人體驗教育年會(兩岸四地交流)的傳承,各方人馬齊聚深圳,共同為華人體驗教育的土壤,更多的灌溉和滋養,讓更多種子發芽茁壯。感謝前輩們承擔重責,提供專業平台,讓體驗教育工作者、培訓產業工作者,對於體驗式學習有更多對話和再認識。

在疫情常態化下,今年可以在深圳如期開展,實屬不易!開幕主旨演講有北大錢永健老師、資深HRD肖冬雲女士、OBT廖炳煌老師,給在場體驗教育工作者、教育工作者,企業人資同業,有更多充分的對話與交流。接續一天半時間,是幹貨滿滿的工作坊學習。環繞體驗式學習的理論、工具、哲學、引導法,精彩紛呈給到所有學習者,共創學習歷程。以下分享我的三個面向的收穫。


沒有評價 開放包容

第一天下午,我分享FVC如何作為反思工具,讓參加者現場體驗建構FVC定義、準則,接續分享我在學校場域的實踐案例。第二個時段,我去聽香港董浩然Max老師的分享,他分享PA體系中情緒卡的引導應用。情緒的背後,我們能不能看到不同的動機、脈絡,這是師承PA創辦人之一 Jim Schoel老師的教育哲學,特別強調如中國文化陰陽兩極/正負向的行為、情緒,Max說道這和Full Value Behaviors看見負向行為是異曲同工之妙。這更多的都在提醒引導員,開放包容的看見兩端的樣態,可以收穫更好的引導效益。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,在師父的傳授經典中,再相互交流與提醒!好棒!


面對自我 愛與被愛

第二天,我選的課程老師都來自華東師範大學:王琪教授、葉斌教授。收穫並提醒引導員修煉的兩個關鍵元素:真誠看見自我、敏銳洞察力。王琪老師帶我們體驗微型版的“積極心理劇”流程,21世紀初,密西根⼤學彼得森研究團隊,總結了3000年⼈類歷史中,⼈類推崇的200多種美德,歸納成6⼤類、24項品格優勢。王老師對24項品格優勢有初步的梳理,我覺得更多的提醒是,引導員首先要對這些品格優勢,釐清和反思,才能更多的引領學習者認識和探尋品格優勢。這些卡牌因著每一輪老師的提問,選用不同的關鍵提問詞,讓我們不斷反思和對話,不只是小組成員還有個人自己,看見屬於自己需要面對的生命課題。總結時也提到,愛自己後可以更多的愛別人!給別人賦能之前,我們準備好更多能量了嗎?

敏銳洞察 我到我們

葉斌老師的開課名稱是:Here & Now 。我的收穫是,這是一堂引導員自我覺察的修練術,當自己能夠在生活中落實和觀察,有足夠的敏感度,在課堂上就能更敏銳的關注到學習者的每一個細節,給予最精準的回饋。這是資深引導師的功課,更是經驗積累的成果。葉老師在課堂中,每個和大家的互動環節中,就在細膩觀察大家的“反應”,帶領大家解構的同時,我們就能心領神會“皮毛”!因為葉老師的基底豐厚,從心理學的脈絡掌握行為背後的意義,更好的引領學習者說真話。據說葉老師的完形到明年中以前的工作坊都額滿了!我個人理解很多PA的經典活動,其對應的設計和格式塔有密切關聯,我新年願望清單是,要努力搶上葉老師課程名額!


這次大會約有六、七成是人資同仁到場與會,透過工作坊體驗,再看體驗式學習的課程設計、執行歷程和反思效益。要讓企業甲方對團建、拓展去標籤化不容易,但是從不同視角,重新解讀、認識體驗式學習的課程方案,更好的符合客戶需求、課程目標,是體驗教育工作者在此次大會很棒的契機點。我也認為,工作坊中資深老師前輩們帶給我們的,不僅是工具、案例,更多的是體驗教育關注到“人”的言傳身教,培育更多新一代的體驗教育工作者,有榜樣學習和精神傳承。

我最早是跟著賴恆毅老師學習,並且在亞洲體驗教育學會的認證課程體系下,不斷修練與成長,感謝資深前輩導師們建構平台,引領青年夥伴邁進,希望中國體驗學習技術大會要連年壯大,讓更多體驗教育夥伴,在這裡交流和茁壯,從我走向我們,一群人絕對可以走得更遠!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