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4月27日

關鍵詞反思引導的關鍵


文/李冠皇 KK Lee

2019年4月帶領383位華東康橋國際學校九年級學生,挑戰兩天一夜51K戈壁沙漠徒步。晚餐過後的反思引導,我嘗試以五個關鍵詞,請學生回應表達,全場學生專注聆聽、思考,這樣的反思框架、形式,是學生能接受和喜歡的。我就此案例,多些書寫和紀錄。


苦行的前置引導
本次研學課程為期十天,一帶一路西遊研學為題,除了學術課程的鋪墊、實地探查等,安排兩天一夜徒步挑戰,重走絲綢之路以回應西行之苦。徒步前我們到莫高窟參觀洞窟,另有半天參加「念念敦煌」互動體驗式講座,以釋迦牟尼成佛的動畫片為前置引導,擬人化心魔的各種形象後,請每位學生彩繪動畫裡的心魔形象,現場所有人繪製後掃描,再拚入動畫片中,紀錄所有人一起完成的紀念版動畫。等待影片輸出前,繼續以莫高窟為主題進行講座。學生對於Q版心魔的形象特別有感,就成為我反思引導的靈感。和參加者的情境脈絡連結,學生才會有感、有所思。



遊戲化的問答
我以「夜行」、「五常」、「心魔」、「磨難」、「悟道」五個關鍵詞,展開這一晚的反思引導談話。我先邀請各聯盟(五常聯盟)各一位代表上台,學生並不知道五個關鍵詞,每秀出一個關鍵詞,想要分享的學生自己上前一步。這樣的設計,考驗五位學生的即時反應和回饋;台下的同學,也在觀看期待,台上五位同學會怎麼回應和表達。對引導員來說,我更要接續回應每位學生的發表,繼續提問以回應各關鍵詞的焦點,極具挑戰性。


關鍵詞引導的關鍵所在
透過關鍵詞的設定,學生能夠往這個主題脈絡靠。先談五個關鍵詞的順序脈絡,也是以4F「事實」、「感受」、「發現」、「未來」的順序做設定。每位學生上台的段落,仍以3F、4F接續提問,才能聚焦對話內容。關鍵詞的應用,就像圖卡反思、物品反思,作為一個媒介,讓學習者進行連結內化,對青少年朋友來說,這樣的形式接受度是很高的。另外就情境引導的部分,敦煌影片的前置引導(心魔)和學生親自徒步體驗苦行的連結,才能讓學生有感而發,這才是關鍵之所在。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