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1日

《同一堂課》語文教育的想像與真實


文/李冠皇 KK Lee

2018年五月底,浙江衛視推出一檔文化教育節目,邀請名人深入校園,以同一個主題在兩所學校同時上課,拍攝團隊紀錄「代課老師」和學生的真實互動,首集談李白,台灣作家張大春到山東濟南,帶小二的學生在大明湖上作詩;非誠勿擾主持人孟非到台灣屏東原住民小學,以表演唱跳形式,表達西安、重慶、南京的文化特色。節目播出後,網友對小二的小朋友能作詩,大讚其教學模式!感嘆,如果小孩的學校老師也都能這樣教語文,該有多好!?這是烏托邦想像,還是曇花一現的作秀?亦或兩岸教育現場,早已浸潤在體驗式、情境式的教學脈絡中?我想從媒體、文化、教育三個視角來看此一節目,在教育現場所賦予的意義。





媒體:語文課題為文本 團隊用心備課
節目策畫的框架,將名人入校的課堂設定為三堂課:教室課堂、戶外課堂、成果驗收。談李白、荊軻刺秦王、朱自清的背影等,因著上課老師的不同背景、特質,巧妙地帶入各種文辭修飾、成語釋義、歷史典故等。張大春帶著孩子遊歷大明湖,帶孩子身歷其境,引領學生,將其所感所悟,轉化成字詞,教孩子平仄、韻腳、措辭修飾、情意等。難怪家長們,要驚呼連連,小二生可以有這樣的表達!是電視節目設定的巧妙,是上課老師的文學功力展現,更是教學模式,有效地讓學生充滿學習動機。電視文本就是一場設計過的秀,但這場秀,能讓更多家長、教師有更多的反思,這樣的教學模式,是不是可作為,語文活化教學的典範、標竿?




文化:語文教育 體現中華文化博大精深
節目策畫精選的拍攝學校,是深入偏鄉的小學校,更能體現民情、接地氣,讓更多人看到教育現場的孩子們,天真、專注、富才藝的多元面貌。有趣的是,不管在何地,當大家在上語文課的時候,連結的地理、歷史知識背景或是流行文化,皆富含中華文化。台灣屏東的孩子,在孟非的課堂,以說唱創作的表演,發表對西安、重慶、南京的認識。南京的總統府、重慶的火鍋、西安肉夾饃等,對這些原住民孩子來說,是多麼遙遠?在屏東談中國城市,這個節目設定,充滿違和感的衝突(學生只是表象的理解),卻也看見孩子對走到實地的嚮往和期待。也是一種文化交流、融合的歷程。不過,在第一集的內容中,這樣的衝突,則再次交叉驗證,張大春帶孩子遊大明湖的重要性、必要性。




教育:教育現場 老師深耕育人不作秀
電視節目的呈現,是不是早已落實在兩岸的教育現場?我的觀察是,老師們都有體驗式學習的概念,但在現實操作上,有太多困難要克服。學期教學進度掌握、家長需要拋開學生成績反饋這類教學的成效等。可以從小的面向做起,一學期挑一主題,搭配戶外教學的課程,讓研學旅行不再只是遊而不學。成果驗收係以多元評量的概念,接納欣賞學生不同面向的學習收穫,這些都是教育現場的老師們,持續在努力、實踐的。老師們不是《同一堂課》的名人,不是曇花一現的個人秀,而是更全面深刻地、更有計畫地進行課程設計、實施和評量。


延伸閱讀:
綜藝節目上的語文課《同一堂課》是課還是秀?

《同一堂課》熱播的背後,是一種肩負文化喚醒的責任心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