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6日

學校教育選用戶外活動場地的角度


文/李冠皇 KK Lee

中國內地這幾年在拓展活動業界,興起了一個新的名詞:營地教育。各類協會、聯盟相繼成立,開始推動營地建設、營地管理者認證、營地教育課程設計交流等。邀請歐美資深營地運營者、童軍服務員等,到內地進行相應的研討會、課程講授等。一胎化政策解禁之後,兒少戶外活動成為家長、業界關注的焦點。

這股浪潮,是該興風作浪一番了!

回想我2015年開始,在內地找尋戶外營地時的挫折與無奈,的確需要更多業界內外的資源整合,才能讓中國戶外活動的軟硬體,都更具水準。無論是戶外活動、童軍活動或是拓展活動的從業人員,其實都需要有更好的場地,促進活動課程更加順利的推動。那麼就學校教育立場來看,我們要找到適合舉辦校外教學的場地,提供幾個我常考慮的要點。


一、大型風雨集合場
多數拓展基地、營地,欠缺可同時容納一兩百人的遮陽蔽雨的集合場地。這樣的場地,通常在臺灣被稱作:風雨集合場。通常是鐵皮屋頂,開放式的空間,遮陽蔽雨也通風。如果在一個營區內,有多的這樣類似的集合場,是非常好設計活動的。不會因為天候因素,影響課程進行。營火晚會若因為下雨,也可在此進行。

二、搭帳營地規劃完善
每次看場地時,我會問哪裡可以搭帳篷?通常接待人員會帶我去看一塊大草坪,且通常是雜草叢生,因為真正露營的來客量實在太少。沒有營位區隔、沒有廁所衛浴設施。也就是說,搭帳棚的時候是混亂無序的,在內地青少年搭帳經驗少之又少,在無規劃的區域中搭帳,只會更加添亂。有些營區可以配合拉臨時的線作畫分,但也僅僅是急就章。相較臺灣很多場地,利用水泥、石頭、木板區隔營位,在內地各個營區缺少投資的誘因前,實在不容易看見。

三、場地變化多元
越來越多的營地,可以提供海、陸、空三類活動設施。划龍舟、造筏、高低空活動、真人CS、定向越野等,這些都已經成為基礎設施。差別在於場地維護保養的確實、精緻度。要投入多少資源,也反映來客數、使用頻率等,各個場地也都在同質性高的市場中,企圖找出新的產品,吸引更多學校選用。有些場地若是狹長型、狹窄型的,在學生動線上較不好安排,這也會是我常評估的條件之一。

學校戶外教學活動,通常是整個年段的學生一起外出。學生數眾多,在相應的安排上都要考量大團隊的操作模式,來安排食衣住行,據此內地不缺營地不夠大的問題,而缺少從學校角度出發的場地安排。換句話說,上述提的角度,都不是因為營地不會設計、經營,而是評估的角度不同,在自然不人工的草地、營地活動,才是最自然的體驗不是嗎?但若從學校教育來看,要讓學生初級入門野外活動,我們要有更細膩的引導和安排。中國營地教育的崛起,可以讓業界的軟硬體抓住契機點,向上提升,絕對是好事一件。當然,如果你在內地,知道CP值很高的戶外活動場地,歡迎推薦我帶學生去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