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李冠皇 KK Lee
華東康橋國際學校「熱血三國挑戰營」菁英課程,2012年首度在台灣台北康橋國際學校實施,2016年在蘇州地區首次實施,2017年蘇州昆山校區的熱血三國,在連續五年的深化與調整後,有更多的優化與提升。在持續深耕與推動「情境體驗式課程」的理念下,筆者想以巴赫金(Mikhail Bakhtin)狂歡節理論,來觀察反思熱血三國教學現場的風景,究竟學生在充滿極高學習動機的自主學習下,能為教學現場帶來哪些翻轉和個性化?學生在三國現場具體的展演/表現,回饋給教學現場的師長,還可以有哪些啟發和調整?本文將以熱血三國狂歡節景觀的書寫,及狂歡理論在教育哲學的實踐和驗證,發想更多優化的可能面向。
情境體驗學習的狂歡節景觀
狂歡節理論由巴赫金在其著作中提出,是一種在公共廣場上,由民間文化構建的慶典儀式,這是一個沒有舞台,所有人是演出者,也是觀眾的角色顛覆。更是一種單元性走向多元化的開展,無論在大眾的身體展現、或是精神意志的開展,都具有狂歡意義。狂歡景觀的具體形像,表現在戲仿、加冕、脫冕、粗言狂語上,看似戲謔、歡笑的具象表徵,形成一種開放的、多元的態度與文化。
熱血三國挑戰營現場,我們看到學生化身三國眾將士(加冕),老師變身為丞相(脫冕),為將士準備丞相錦囊,做為學科學習的研讀練習材料。全年級劃分為三個國家,不同班級為武將的軍隊,為了擴充兵力,在活動歷程中,投身情境的學習者,為了國家榮譽,積極學習參與,延伸而來的是不同陣營的氣勢比拼,透過戲謔式的歡顏笑語(國家歡呼口號,誓言天下一統),國家氣勢/氛圍,在兵力點數的消長過程中,有更多的情緒起伏。
在熱血三國挑戰營中,有別於現實校園生活中,師與生、班與班的關係,在狂歡景觀的表現上,個人退去本身的「真實樣貌」,拉近了彼此的關係,促進學校文化的凝聚和體現。
巴赫金狂歡理論的哲學意蘊
劉利平(2012)從教育哲學的角度來解讀,把巴赫金的狂歡理論,最主要、最有意義的特徵界定為一種態度,一種向他者開放的態度。在熱血三國的教學過程中,學生主動而負責的思考,破除了他們思想的封閉性和自足性,讓學生在體驗中探索知識、帶走能力。
從學校理念、組織文化,師生共同創造的熱血三國情境式體驗學習,這是對傳統教育的「脫冕」,對國際/開放教育的「加冕」,更是對他者開放的具體實踐。劉利平(2012)把課程看成是教學事件,看成是一種開放的、動態的意義生成過程。在這種課程觀念中,課程不是「給定的」,它僅僅只是做為教學開始的「發源地」,教學進展的「風向標」。而師生雙方做為課程的主體,他們的分析、探索、理解、發現和創生著不斷生成的課程。
學生透過熱血三國攻略的引導框架,有著開放多元、創意的思考,整合國家資源,發想相應策略、執行與調整,活動歷程持續推演,兵力值與戰術動態更新變化,這是能力培養的具體表現。另外就學科攻城掠地的實施情況,由學生擔任關主,接受其他班級小隊的學生挑戰PK,老師的角色退到裁判的中立位置,給學生引導和確認學科的學習成效,是一種多元評量的展現。這些都是師與生共同創造與實踐的狂歡景觀,更體現了狂歡教育哲學精神。
情境體驗式課程的狂歡 探知識帶能力
熱血三國挑戰營,在課程實施的對話過程中,能夠具體的對應劉利平(2012)對中國教育改革現狀的提醒和訴求,他提到了三個面向的啟示:(一)在學生觀上,學生是未完善的個體,不能用僵化死板的態度看待他們。(二)在課程觀上,「課程即教學事件」,課程是開放的、動態的和不斷生成的事件,不是靜態而封閉的文本。(三)在教學觀上,教學是思維的一次次探求未知世界的探險活動,而不是封閉地執行教案的過程。「情境體驗式課程」,走出另一條有別於活動、有別於課程的新闢路徑,是教育現場的創新,盼更多教育先進、工作者共同研討,讓學生有更多自主的體驗,且能夠樂在體驗中學習、探索知識帶走能力。
參考文獻:
劉利平(2012)。《狂歡與教育─巴赫金狂歡理論的教育意義解讀》。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原理碩士論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