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9月26日

服務即目的 還是有目的的服務?


文/李冠皇 KK Lee

「人生以服務為目的」是孫文的名言,雖不是要培育每個孩子成為政治家,但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的精神價值觀,仍值得借鏡參考。

因著教育政策的調整,學生參加服務學習,成為一種必修課程的概念,我相信起始的出發點、用意都是好的,觸發學生服務的動機、環境,通常有更多學生在服務中,展現出為樂於為弱勢服務的特質,找到未來到公益組織工作的志趣、報考大學的志向等。只是在相關規章制度出爐後,學生為了滿足基本規定,各類服務的方案、活動層出不窮,甚或近年來陸續有許多遊學團,主打志工服務為主軸,強調CP值很高,不僅有遊學課程還有服務學習(國外服務學習證書),當然我不清楚實際操作的細節,但我認為從動機論,服務學習成為活動中的附加價值,這和服務的精神有所悖離。每個服務學習活動,需要師長們陪伴孩子一起討論、引導。

因為服務本來就不應該有目的,服務本身就是目的。

我記得自己唸高中時,有基本服務次數、時數的規定,因為看到學務處公告,世界展望會有街頭義賣義工的機會,懵懂的和幾個同學一起去參加,每一到兩個月持續參加服務,從街頭義賣到飢餓三十等大型活動的服務,以及當時的志願服務組長,竟然我們這些小高二的學生,協助籌辦展望會初階志工訓練,讓我們從被訓練到能夠以身訓練新進志工,不論參加志工訓練的人年紀大小,這都要感謝這麼多的師長,給我們歷練和學習的機會,更知道服務他人,一種可以給予和付出的福份,進而珍惜感恩生命的一切。那些屬於我們超標的服務時數,是我和同學自己願意去服務、去身體力行的。也影響我對現在教育岡位工作的看待,學務處每一次的志願服務訊息、服務單位的引導者,都在佈建服務學習的平臺,讓學生在服務中學習成長,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,更不容小看。

後來在展望會的推薦下,我參加了全國志工菁英獎的評選,獲得小獎項肯定。這幾年在學校服務後,我常想,志工服務為什麼要有獎項表揚?服務應該默默付出,還是大張旗鼓的宣傳?甚或需要獎項特別表揚?我想看待志工服務獎項的頒發,要引導學生看:藉著獎項肯定,啟發和影響更多人參加服務。而不是要為了得獎,才去服務奉獻的。

校友反哺服務學習
畢業校友反哺亦是一種服務學習,在服務學習的背後脈絡,是學校培養出的學生,回頭在學弟妹面前展示成果,透過活動帶領、課程教學等,都是最直接的見證未來,前提是學長姐夠優秀。這也是持續多年,我樂見自己高中校友團隊一脈相承,持續有學長姐帶領學弟妹(大三、四帶大一),回去帶領高中生、國中生相關活動課程,讓大學校友在服務中,不斷突破與成長,成為學弟妹的榜樣和對未來的想像,這都是非常正向的循環。在自己服務的學校裡,兩年前也成立了校友服務團隊,這些畢業校友大學生,在暑期輔導的綜合活動課,認真帶領學弟妹進行課程,為學弟妹感到幸福!當然有越來越多(早就有很多)的學校,有類似的校友服務團隊,讓善的種子在臺灣各個校園持續深耕。

偏鄉支教服務學習
這個暑假,我服務的學校,至少有兩個服務團隊,在家長、老師的主動促成下,前往偏遠地區支教服務,讓學生有不同於自己生活樣貌的全新體驗。其中一組,在集會時跟全校同學分享服務心得。帶領孩子去服務的媽媽跟我分享,看到孩子分享才感受到這些體驗和收穫。去回憶服務當下遇到的問題、狀況,就像是苦盡甘來之感,孩子和爸媽都有不同面向的收穫與成長。

這位媽媽還和我分享,說有另一位媽媽和他討論,聖誕假期的偏鄉服務,如何準備、經驗交流等。原來是這場集會分享,觸動另一位九年級學生,回家和媽媽分享,計畫年底利用聖誕假期,自己也要到偏鄉小學服務,很快地已經籌組好服務團隊,發想好團隊名稱、編寫服務計畫等。

我發現,越來越多的爸媽,非常支持偏鄉教育志工,且願意找尋各項資源,讓孩子親自到現場,做第一線的服務。在我自己的服務經驗中,我能帶領服務的媽媽以及新創團隊學生回饋是,如果我們可以這麼做,有機會讓受助者和奉獻者共同收穫成長:

1.學生自己去找學校、找資源(自己一條龍的完成服務歷程),會有更多的收穫。

2.長期的支援服務對象,而非淺碟式、消費式的蜻蜓點水,除了英文教學、才藝課程,還有哪些自己可以身體力行的實質給予(滿足當地現況需求)。

3.事前有系統的籌備、教育訓練,老師資源整合與加入。


這樣的服務學習,雖然資源有限、經驗不足,在學習成長的層次、面向上有更多的可能性。


體驗式學習在教育現場的創新實踐者
↓請關注Facebook粉絲專頁↓

KK兩好三Why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