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開戰!」
「殺!」
「關羽在哪裡?」「劉備在哪裡?」
「在這裡!在這裡!」
「哪一個國家會統一天下?」
「魏國!魏國!」
「蜀國!吳國!」
這是行前說明會上,我和全八年級三百位學生的對話。聽起來一點也不像是「正常」的活動說明。路過的人,可能還以為我們在進行網路遊戲、或是一場三國戲劇的演出。這的確是全臺灣國中生共同記憶的隔宿露營行前說明,但在康橋領袖培育計畫的架構中,將宿營做了突破性的革新,可謂全國獨一無二的隔宿露營,獲得2013全國創意教學KDP國際認證獎綜合活動特優殊榮,樂見陸續有不同團體、老師們相繼仿效,應用在各式營隊、活動、宿營中,讓更多的學子能在充滿動機的狀態下,積極認真地進行有效學習。
不改變很可怕,但改變讓人怕
時任童軍團長的工作,除了童軍課程、童軍團的組織與經營外,年度的重點工作為隔宿露營活動。因為大學時代擔任學生領隊,支援各家旅行社的校外教學、畢業旅行、隔宿露營活動,對於控團流程再熟悉不過,再回想十五年前,自己也是國二的學生時,當年的隔宿露營和現在的隔宿露營,到底有沒有差別?
當我發現流程、模式幾乎沒有改變時,才驚覺這樣會不會有點恐怖?十五年前甚至更久以前,隔宿露營的模組一成不變,全臺灣國中生的隔宿露營,大家都會有相同的共同記憶:按表操課進行分站活動、炊事或烤肉、營火晚會、高空繩索、遊園闖關等等。我們還在用十五年前的方式來教育現代的孩子嗎?
因此,我和呂岡侃組長提出,是不是有機會改以情境包裝的方式,讓學生在情境中主動參與學習,不會因為制式的按表操課而顯得意興闌珊。我從宿營搭建帳篷的情景出發,提出三國情境的營造,作為宿營的直接呼應,組長則從個人專長的桌遊經驗,展開很多次的討論對話,來豐富整個營隊的架構、規則。
訓育組一開始提出,以三國故事情境來包裝隔宿露營時,並沒有得到太多的支持。我還記得,八年級導師說明會,我因為還在準備向學生說明的簡報而缺席,不過從呂組長從會議室回到辦公室的神情,可以感受到不太妙!導師提出很多疑問:「國外升學的學生沒有讀過三國史。」、「四張A4滿滿的攻略規則看不懂、規則太複雜了!」,老師們多半認為這樣太複雜了,還不如往年那樣單純就好。聽得出大家都是為了孩子著想,在沒有看到改變的實況前,有太多的擔心,但這些擔心全都是出於善意。
我接著問組長:「那後來決議是什麼?」最後是在廖志強主任支持下,以及李慶耀副校長裁示:「讓訓育組試試看,從今年開始,就以三國做為隔宿露營的情境主題。」讓這樣的創意構思,能夠真的運作。
可想而知,老師們抱著觀察、擔心的心情,來看待這次的隔宿露營。我和組長當時壓力很大,我可不想被看笑話,更要相信自己的專業,如果情境、規則都對了,那麼學生的學習就不是我們要擔心的。回過頭想,李副校長若沒有支持我們,可能連嘗試的機會都沒有,非常感謝長官給我們很大的發揮空間,進行創意教學的發想設計與執行。
情境引導的力量
導師說明會後不到一小時,換我要和學生進行說明。感受到老師們的擔心,讓我在修改最後說明的簡報檔時,顯得心不在焉。只有告訴自己把期望寄託在學生的反應上,學生喜不喜歡、瞭不瞭解這些規則,等會就能見真章。
說明會之前,我只集合各班班長來抽籤,抽出代表班級武將的名稱,領了空白布條,回去彩繪武將班旗,學生只知道這次宿營做了很多調整,對於細部的活動內容是完全不清楚的。對活動籌辦單位來說,的確是很大的挑戰。
說明會一開始,我剪輯了紅遍兩岸的電視劇《三國》部分片段,中間穿插本次宿營的關鍵字,帶領學生進入情境。片尾是一位武將大喊:「開戰!」,部隊群起呼應:「殺!」影片播畢,我特意停頓了一下和學生說,我來看看我們是不是有默契?換我喊了一聲:「殺!」三百位學生也跟著喊:「殺!」,接著我問:「劉備在哪裡?」該班學生大聲喊著:「在這裡!在這裡!」,「到底誰能統一天下?」魏蜀吳三國的國號此起彼落。熱血三國宿營,就是這樣揭開序幕的。
情境學習是我們的教學策略,引起學習動機是我們優先考量的部分,如果學生沒有學習動機,那麼再精采的教案學生都沒有機會學習。反之,如果學生因為情境融入,他在既有的規則框架中會很享受學習,因為那種自主學習的動力被激發以後,學生積極的渴求學習的熱情,將是給予老師最大的回饋。在康橋領袖培育計畫中,各主題活動課程中,都能見到這樣的學習風景。
當學生願意跳進來玩、跳進來體驗時,學習就已經開始了。顛覆過往一陳不變的宿營流程,學生往往到最後面學習動力遞減,只是盲目地跟著流程進行無止盡的分站闖關,真正學習的部分,到底還剩下多少,在教育現場的老師們,應該都很清楚。
三國攻略讀出致勝關鍵
四張A4滿滿的攻略規則,對老師來說像是無字天書,但對於學生來說再熟悉不過,尤其對平常喜歡線上遊戲的玩家學生,我們企圖運用貼近學生的語言、模式,讓學生不知不覺的融入情境,對於部分不玩網路遊戲的女同學來說,一開始看不太懂,但在學生間相互討論、說明後,很快的大家都能了解要怎麼進行活動。這是一種分組合作學習的體現,要完成任務挑戰前,更需要每位夥伴清楚活動方式、瞭解致勝關鍵所在,學生相互教與學的狀態下,不正是體現分組合作學習的概念。
在兩天一夜的宿營中,學生透過兩次的「武將單挑」(童軍、學科分站闖關)、營火晚會的班級舞蹈表演,來爭取最多的兵力點數,兵力點數蒐集的多少,將影響最終決戰的「攻城略地」時的策略分析與應用。
學生需掌握攻略規則,以及掌握自己國家所有兵力點數量,瞭解其相對應的結果,才能規劃出完整且有效的戰略佈局。各國家需派出軍師,共同分析整合資源,以分配每一個小隊的工作,發揮其功能性,共同爭取國家最多兵力數。
每個國家的首都兵力,也由各國軍師決定,並由學生自己擔任關主,旅行社的領隊則擔任裁判的角色。軍師團要如何掌握最新戰況,由學生自己決定,透過電話傳達,或是派遣傳令兵通風報信,讓軍師團依戰情再下達新一波的戰略,現場相當緊湊刺激,充分體現學生分析決策的能力。
攻略規則的設定,主要設定學生如何賺取兵力點數。各項關卡中可賺取的點數、或是生活常規的違規扣點等,都在攻略中一一說明。特別是在攻城掠地的時段,攻守間的兵力限制、勝負確定後的相關機制、兵力點數用光如何補充點數等等,所以學生要細讀攻略,才能掌握致勝的關鍵。
攻城掠地玩學科
攻城掠地時,每個國家在開戰前須固守該國首都,首都駐守的兵力點數,則由該國家自行決定,開戰前會公告目前各國家首都的兵力數,由各國家開始擬定自己的策略,兵棋推演的過程中,可以發現有些孩子的思路相當清晰,有些孩子則擅長和同國小隊長相互溝通說服,待大家都討論完成後,才開始攻城掠地。
攻城掠地的活動內容,從第一年由旅行社提供的趣味遊戲,在第二年有了大幅度的修正,就是攻城掠地將各學科領域,當學期的教學進度融入,攻守交換的決定性關鍵,在於學生對於該學科領域的掌握程度。行前在學校,各國代表就已經抽籤是決定好,自己國家首都的對應科目是什麼。我們也特別和各領域老師串通好,不能事先透漏考題範圍,就宿營當天來做該學科的學習成效檢測。
動員各學科領域的老師,提供學科活動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在康橋的老師們全力支持下,成就每一科目的關卡內容,攻城掠地的現場也由現場班導師擔任解說與判斷輸贏的角色,攻城略地時最美麗的風景即是師生的互動時刻,學生與老師專注地進行教與學,為了讓學生真的有在學習;為了聽懂老師解說的規則;為了攻下他國首都;為了守下該國首都,每一位參與者都積極參與其中。
當我們把學科領域融入以後,學生為了寫出化學式,認真討論的學習態度,更超乎老師的預期,老師們說,從未看到學生這麼喜歡化學式,會的同學教不會的,就是一種學習進行式。學生為了拿下勝利,熱愛學習的模式被啟動,就不容易停下來了。我們也更希望這樣的影響力、情境感染力能持續轉化到課堂上,再次強調學習動機的刺激,是進入學習的重要起點。也許學生因為這樣的方式,點燃了對學科學習的興趣,也是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之一。
飄洋過海到無錫三國城
2015年八月,我調任華東康橋,張總校長、莊校長、廖主任帶著我開始一場尋尋覓覓找尋場地的工作,耗時半年的時間在交相比照各個場地後,最後選定了太湖西山島上的牛仔渡假村,做為課程場地,進行童軍技能、探索活動、自力造筏,第三天抵達無錫三國影視城,在三國真實情境中,進行最精彩的攻城掠地學科闖關。兩岸學生沒有差異,在這個情境下,努力爭取兵力值,為國家團隊創造高分,認真積極的學習,都是一樣的專注認真的表情。出發前算數學題、背英文單字,成為八年級學生休息時間的活動。
攻城掠地學科內容,也讓內地老師們辛苦了。學科活化活動怎麼設計、學習手冊怎麼安排鋪墊,都讓老師們一開始搞不清楚狀況,因為沒看過熱血三國的實際情況、對於這樣的活動課程更是陌生,所以在前置作業上,老師們花了不少功夫,真的非常感謝。也讓華東康橋熱血三國挑戰營元年,在2016年四月底順利圓滿完成。
反思引導沒有劇本
學生在攻城略地後,分數往往有了很大的改變。透過反思引導,學生回顧分數改變的可能原因和歷程。我常會問學生,如果再進行一次,你覺得可以怎麼調整?學生多數對策略應用的部分感到可惜,多希望還能再玩一次,要從失敗經驗中再挑戰一次。
有學生在學習單上寫說,「突然有個人跑過來說,這是我剛拿到的兵力,我們相信你能做出好的抉擇與分配。」這是他感受到不同班級學生間相互信任與合作的力量。也有學生說:「我覺得,這是我在康橋有史以來,最好玩的活動。」這樣聽起來好像是別的活動都不太好玩,但也道出學生對這樣的活動安排是相當有感,且能夠全心投入參與的。不過老師們還是要強調,這絕對是比較級,其他活動也是很好玩的。
我記得有一年在反思引導時,我沒有針對將焦點放在策略應用前後的比對,而是關注在學生分班在即的情緒,從七年級開始在各項領袖培育計畫的主題活動中,培養出深厚的情感,讓學生面對分班前的最後一次活動,感到不捨與珍惜。有同學在台上分享時,不禁潸然淚下。我特別強化珍惜友誼的部分,更勝策略與分數的討論。
記得學生在七年級的時候,在各項領袖培育主題活動課程中,很在意輸贏。這次,大家即使知道輸了,也沒有責怪、謾罵,只有更多的包容,和看見彼此的合作情誼,這樣的體驗心得,對於八年級學生來說,實屬難得。宿營結束的那天晚上,更有學生在臉書發文:「兩年了,終於更瞭解彼此,但卻在此時要分流。」
當大家為了分流依依不捨時,除了哭泣的宣洩外,後續轉化為正面的看待,知道剩下的日子要更珍惜、團結,我想這些收穫,絕對是學生真正能帶走的,在情境中主動積極的學習、體驗,才能有這些收穫和發現。
反思引導沒有公式、沒有辦法預先設定提問的題目,而是引導員在課程歷程中與反思現場,需要敏銳地觀察與思考,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與發表。在這些課程經驗中,每一次學生的體驗情況有所不同,同時也是考驗老師們在反思提問時,是不是能夠隨機應變,讓反思的效益被看見。
不忘教育初衷 給學生最好的
顛覆全國隔宿露營的創意教案,從無到有有賴全校行政與教師團隊的支持,讓我們有機會付諸實行,讓學生能在情境中享受學習。我們其實有太多機會放棄,有太多機會回到傳統,交給旅行社一手包辦,我們可以落得輕鬆。許多長官與教育前輩,常常告訴我們,教育工作很辛苦時,回頭看看孩子,就知道自己要堅持的是什麼?
回到教育的初衷,能給學生最好的,何樂而不為?除了教育熱情外,我觀察我們的團隊,從上到下都有對自己挑戰的特質。每個年度針對領袖培育計畫,求新求變、不斷修正教案,只希望能補足先前的缺點,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益。
我們和教育界前輩分享熱血三國宿營時,最常被人家問的是,你們有沒有擔心過,攻城掠地讓學生自由攻站,學生會不會趁機休息、偷懶?第一年還沒執行前,我們的確擔心過這樣的狀況,但在現場我們才發現,我們的擔心是多餘的,因為在活動現場,學生相互影響的力量太大,大家玩得太投入,時間到了還不甘願的回到起點集合,更讓我們相信,學生投入了、踏進來第一步,後續的學習歷程,學生會自己探索和發現,因為這是學生主動的,唯有自己想要的,才會真有收穫。
我們樂見這樣的教學策略與模組,能夠被社會各界廣為應用,更期許自己,這般的真人版線上遊戲,能不斷進化,融入學科領域老師的創意與專業,讓隔宿露營不再只是單純的露營體驗。
體驗式學習在教育現場的創新實踐者
↓請關注Facebook粉絲專頁↓
【KK兩好三Why】
體驗式學習在教育現場的創新實踐者
↓請關注Facebook粉絲專頁↓
【KK兩好三Why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