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前,隨學校教師團隊海外研修,到日本兩所學習共同體中學觀課。當翻譯不斷強調,學習共同體是一種教育哲學觀,沒有一定的標準教學流程,重點在於讓學生真的有在思考,就是正在學習中。透過小組討論,撰寫個人的學習單,當問題有些難度時,學生再度翻閱課本閱讀、複習,深信學生自己發現的答案,這樣才是真的學會。說到這裡,是不是和體驗式學習的某些概念不謀而合?因此,我在這次的研習中,不斷思考回應,到底學習共同體和體驗式學習有哪些相近之處,而提出下列幾點看法:
一、教育哲學觀上位思想趨近
佐藤學提出,學習共同體是一種教育哲學,老師沒有一定的教學流程,但是能掌握其中的精神,讓學生真的能在課堂上思考,就是學習的開始。我想無論運用哪一種教學法,能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,才有機會談論學習成效。佐藤學更強調,在討論中、書寫學習單中,學生自己發現的答案,才是真正學會且能帶走的。我想這和體驗教育的上位哲學杜威的做中學,不謀而合。學生自己體驗到的發現,才會真正被帶走。也就因為這樣的哲學觀趨近,其精神核心也就相差不遠。
二、老師是引導員的角色
學習共同體的班級,班上約九組,每四人一組。老師在課堂上進入學習單討論的階段時,學生迅速調整桌椅開始討論,老師的角色就是在各組走動,觀看小組討論的狀況,時而傾聽記錄、時而提示引導,在討論一個段落以後,邀請或指定某組別發表階段性的答案。透過這樣的教學方式,課堂的時間多是學生在說話討論,老師則是扮演引導、重點整理提醒的工作。這看起來老師好像很輕鬆,實則不然。老師在設計學習單就像我們在設計體驗活動一樣,要達到教學目標要有精準的設計,才能讓學生在歷程中去發現。
三、一堂課不只一位引導員
一位老師,要確實掌握九個小隊的學習狀況,我認為有一定的難度。老師真的能掌握36位學生在這個階段的討論?就像一位引導員能夠確實帶領的團隊人數約12人一樣,有效地觀察引導,才能深化反思內容。當我有這樣的疑問時,就看到有些課堂上,不只一位老師。原來,有些課堂會有兩位老師共同授課,由其中一位主導,在小組討論時,兩人分攤九組的觀察,我想這是很棒的調整。前提還有兩位老師彼此信任,共同授課、議課,受益的是上課的學生。
四、不要怕教室很安靜
佐藤學觀察一個學習共同體學校的成效,是以學生討論的聲音大小來判斷。我們在參訪時,感受很明顯的就是七年級和九年級班級的差別。七年級學生的討論,相當熱鬧熱烈,對比九年級的討論是小聲平和,原來佐藤學觀察,聲音越小代表學生正在思考,也以此來判斷學習單題目的難易度,困難的題目要更多的思考,教室可能瞬間安靜下來,學生各個嚴肅、皺眉地翻閱書本,苦思答案。這和初為引導員時,我們最擔心團隊安靜無聲一樣,覺得冷場、尷尬?實則不是,這樣的安靜也同時代表大家正在思考,因此引導員要多等待,不要怕安靜。
五、JUMP思考與反思分享
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理科老師,在九堂課程後設計JUMP的學習單,用以整合瞭解學生學習成效。這間學校望出去就是富士山,老師以富士山頂的雲層變化來討論氣候變化等。這貼近學生生活脈絡的命題讓我驚艷,開堂的引言是幾句日本氣象諺語,燕低飛、貓舔臉就是代表快要下雨?來引起學生學習興趣。這堂課對學生來說很困難,但有部分學生能說出一二,但還是不太確定,就留待下一堂課繼續延伸討論。這樣的延伸思考與整合,是相當重要的練習。回到體驗式學習的反思引導,如何轉化學生的發現,而能思考未來如何應用,更是我們持續堅持的方向。
借鏡日本學習共同體的推廣,這不是官方教育部的政策推動,而是佐藤學和一群教授,長年來在各中小學推動這樣的學習觀。學習共同體的學校,每個月都會有一次教授蒞校參觀指導,並在這一天開放日,每一間教室都開放給外賓參觀看課,下午則會有該校一位老師公開授課,校內的老師會進入課堂在各小組觀察、引導,最後接著進行學生學習狀態的議課。讓想要導入學習共同體的學校、老師,能夠全程觀察、學習。學習共同體能夠在日本全國推行,這的確是持續耕耘的成果。這次最大的體會是:讓學生真正有在課堂上思考,就對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