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14日

體驗真實與引導真實

媒介真實的想像
十月底在台東池上日暉渡假村,一連四天進行四梯次攀登嘉明湖的反思引導。為了讓在北部的家長也能同步瞭解學生的學習收穫,大膽嘗試網路現場直播,因傳播媒體的應用,我除了是引導員的角色外,更是這個媒體節目的製作人,更提醒我反思引導的課程脈絡,其實也是一種媒介真實的再現,擷取了部分、片段的訊息加以討論,企圖去對照、還原社會真實。

為了更貼近真實,學生不會事先知道誰要上台發言,就在簡報螢幕上出現的照片或名字當下,就要上台分享、表達,我想這是我做為課程設計引導,或說這場實境節目的製作人,可以讓這些對話更貼近真實的做法之一。

當然,我只能說企圖貼近真實,學生在鏡頭前的表現,和沒有鏡頭的教室裡,會有一些些影響力,為的是要表現出最好的一面。能不能真的正襟危坐一個半小時?有時候不小心發呆神遊?或是寫學習單、明信片時會皺眉思索還是振筆疾書?所以在這樣的直播下,各種可能的學習樣貌展現,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真實。

隨隊觀察員的重要性
歷年來康橋的登山活動,小隊安排一位嚮導、一位老師,照顧約10位學生,除了安全考量外,重要的是有熟悉的老師、同學,從行前訓練到真正攀登嘉明湖一路陪伴,更信任地表達自己的身心狀況,以確維每一位學生的狀態。

今年隨隊老師更扮演另一個關鍵角色─引導員的分身,提供貼身的觀察報告,提供從觀察者的角色,看到的團隊歷程變化、團隊領導的點滴、解決問題的能力等。我能夠有的引導素材,皆是隨隊老師的功勞。老師下山後,認真書寫觀察學習單,更有老師能隨隊錄影、拍照,提供正反面的體驗素材,讓我能在豐富的來源中,組織排列其符應課程設計的核心,達到有效的反思引導。

我知道我設計的表格,讓很多老師不知如何下筆,這也是我要調整的部分,因為先備的經驗不同,因此我試圖將觀察的面向,透過表格書寫、範例模擬等,仍讓老師們覺得很抽象,真的要好好感謝老師們用心填寫,讓學生體驗的狀況,能夠被大家看見。

應用在大團隊的反思中,觀察員的角色比引導員要重要,因為引導員看不到全部,這些觀察資料,讓學員有機會站出來說話、回顧、還原、原由;發展等等。如果明年有機會,讓觀察員和小隊員有更多的討論互動,從小團隊的反思先做起,也許能讓反思的焦點更趨集中。隨隊老師若可以從觀察員的角色,轉化為引導員,絕對可以讓學員有更深的收穫。談話的時間相同,但參與談話的人數變少,就有機會聽到更多的發言、討論。

就目前的現狀來說,觀察員的資料提供,已經較去年更進一步地,讓反思深化。當有了資料素材,接下來要怎麼讓學生在一個半小時,很專注地聆聽、思考,就是我要努力的功課,這需要多年的經驗累積,更感謝一路以來給我反思帶領機會的前輩、師長和學生。

體驗真實與引導真實
反思引導是為了要讓體驗者「說話」,我們的引導只是讓這樣的對話更為聚焦,其引導的方法、脈絡有各類派別、公式,但目的都是要讓體驗者在其中對話,從大家的對話中,去接納、思考、認知、同理,讓體驗有其豐碩的價值存在。

當大家在體驗之後,會有各式各樣的感受、心情、體會,如同攀登嘉明湖一樣,爬山完之後,不是每個人都能登頂、都能完成,體驗的心得也會截然不同,因此我在擷取案例、議題設定的時候,要有更多的面向去思考。

終極目標是,大家體驗到的真實,是不是我能在引導的真實中去再現,讓這兩個圓甚至和體驗者真正的自我,能夠趨近相同大小。我想這很困難,但是很有挑戰。體驗的人,是不是願意說真話(不說真話有很多原因:例如是要說給老師、說給爸媽聽的),參與者真正體驗到的引導者引導大家說的,有沒有相當契合,還是完全沒有交集,這是引導員要時時刻刻自我提醒的。所以我提出這三個圓圈,觀察這三個面向產生交集的大小,來判斷這趟體驗學習是否有效。


寫在最後面
1.      我很擔心老師或家長,認為反思是一場報告或是一場秀,應該讓每個人或每個組別都能上台說話。我要強調這和小隊報告不同(小組報告可以是其中一個段落,但也要在足夠的時間下來安排),在大團隊討論中,要抓出焦點和真正的體驗者來說話,所以人員不能刻意安排,而是真實體驗者的發話,最具說服力,也才能知道歷程的原委和心得。

2.      希望隨隊老師,若對反思引導有興趣的夥伴,都能去參加引導員的訓練課程,從團隊歷程的觀察到反思引導,都能有貼近的互動、對話,來提高學習效益。


延伸連結:

AAEE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引導認證課程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