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17日

《魔球》─發現優點與讚美的魔力

MBA課堂上最熱烈討論的商業個案
  近期上映的電影《魔球》,係改編自《Moneyball: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.》一書,2005在美出版後,廣受財經管理、運動界討論,2008中文版出爐,是這樣介紹的:「最傳奇的球隊 MBA課堂上最熱烈討論的商業個案」同時也是我碩士論文裡頭,相當重要的參考書目之一,看到改編成電影,我可是相當期待!先就《魔球》一書,分享一下我的心得!

  《魔球》敘述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奧克蘭運動家隊,看球隊經理Billy Beane如何以有限的預算,來對抗財大氣粗的球隊。他以統計學的方式分析數字,來評估對球員的投資,聰明分配資源,組合出最能發揮戰力的團隊,成功以小搏大。Beane在有限的資源環境下,發掘球員的「優異」特質,進而讓運動家隊能在不被看好的狀況下,擠身美國職棒季後賽。

體現賽伯計量學
  看棒球,除了投打對決外,對於內行的棒球迷或是棒球相關工作者來說,紀錄是相當重要的。每一顆球的位置、每一個打席的表現,都被一一記錄下來,成為相當重要的參考依據,為什麼重要?這些紀錄都標示著每一位球員的特性,在棒球界有一派篤信統計數據的賽計量學派,其鼻祖是Bill James是第一位將棒球攻守數據,以全新的角度來加以詮釋的棒球愛好者,並發展設計出新穎且客觀的統計規則。今天我們熟悉的右投對左打的打擊率、長打+上壘率、投手每局被上壘率(WHIP)等數字,如果不是 Bill James 當年埋頭研究的結果,就不會成為棒球討論中的顯學,也不會變成球員交易、選秀和談判簽約時的依據(http://mag.udn.com/mag/sports/storypage.jsp?f_ART_ID=172858)。

  1984Bill James 決定致力於「攻守統計計畫」,他將此計畫和 Dick CramerSTATS公司結合,除了每場比賽的例行性紀錄外,他們發展出每位打者每個打席的最終球數、面對的投手球路與進壘點、擊出球的方向與距離。他們將球場從本壘向外輻射,分割成二十六塊楔形,高飛球以落點為推算距離,滾地球則以被接起的那一點算起。這些新型態的記錄方式,成為現今 ESPNYahoo SportsUSA Today所採用的資料庫系統(Michael Lewis,2005/游宜樺,2008133)。

  1990 年開始掀起Sabermetrics賽伯計量學的熱潮,Bill James被奉為開山祖師,開始越來越多人用數據討論棒球,我們從棒球比賽的電視轉播中也可以感受此一影響,關鍵時刻的投打對決,轉播單位也會秀出對戰的數據,精細到得點圈打擊率、二壘有人和三壘有人的打擊率多少等,這些都已經是現代棒球不可或缺的元素。越來越多人成為賽伯計量學的追隨者,而將這一套理論徹底運用在棒球場上,則是 Oakland Athletics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總經理Billy Beane

看見球員的「優點」
  Beane擅長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數據資料,因此他可以發現很多「優秀」的球員。但是 Beane定義的「優秀」,往往和球界的一般看法大相逕庭。2002年的美國職棒選秀會,Beane挑中的十三位球員,原本都因為太矮、太胖或跑太慢,而被眾家球探嗤之以鼻。Beane選秀的邏輯和其他球隊完全相反,因為他相信這些球員的某種優異特質,勝過這些缺點。

  這次選秀會中著名的例子是Steve StanleyJeremy Scott BrownStanley的身材不是很好,球探覺得有些灌水的資料顯示:170 公分、70 公斤,但是他的上壘率特別高;Brown在大學時期擁有很高進攻能力,但在球探眼中他的身材過胖,不適合擔任一位捕手,但是Beane看重的是他大學生涯累計的 300 次四壞保送,運動家隊用第一輪選秀權選進了一位捕手。運動家隊關注的焦點都在上壘率和長打率。Brown後來成為運動家隊小聯盟系統竄升速度最快的球員,《美國棒球》雜誌將他評為 2002選秀會前三名最佳打者,以及運動家隊四大潛力新秀之一,隔年他就在大聯盟登場比賽(MichaelLewis,2005/游宜樺,2008380-381)。

  奧克蘭運動家隊的選才案例,最著名的莫過於2002年簽下的「選球機器」Scott Allen Hatteberg,他原先是波士頓紅襪隊的先發捕手,卻因手臂受傷無法再傳球牽制壘上跑者,而被釋出。Beane仍舊維持他對於球隊成功的重要論點:上壘率比長打率重要三倍。這同時就是Beane看上Hatteberg的原因。Hatteberg過去效力紅襪隊時,上壘率大約比整個聯盟平均高出 0.25成。Beane認為他改守一壘,可獲得更多充分的休息,上壘率會更高(Michael Lewis,2005/游宜樺,2008239)。

  2002Hatteberg的表現沒有讓Beane失望,他的上壘率(OBP)比前一年更好,他的四壞球(BB)比三振(SO)還多,四壞對三振的比例,在當年排名全聯盟第四,展現其選球能力,同時也消耗對方投手的體力,這對於球隊來說都是有利的。他的生涯打擊率(BA)雖然只有 2 73,但是他的高上壘率可以為球隊帶來得分效益 呼應。《Moneyball: The art of winning anunfair game.》一書中Hatteberg提到「在這裡,我三個打數沒有安打,擊出兩次平飛球被接殺,還有一次保送,賽後總經理跑到我的置物櫃來對我說:『嘿!打得不錯。』」(Michael Lewis,2005/游宜樺,2008248)。

放大與讚美
  賽伯計量學被廣泛的應用在棒球領域之中,這些棒球統計的數據,成為轉播單位引用、評論的內容,或是成為教練團考慮戰術的依據,又或者是職棒球隊經營者交易球員的參考值,都圍繞著積年累月的棒球統計資料打轉,我們都用了這些數據來「看」棒球。Beane看見的優點,可不是一般人能認同的,因此發現某人的優異特質,可能和工作環境、任務的需求而有所異,需要長年的經驗累積,就團隊的目標和成員特質相輔相成,才能打造一個堅強的團隊。
  Moneyball: 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.》所描述的奧克蘭運動家隊案例,除了是企業經營管理最佳的範本之外,先不論管理者在成本控管如何以小搏大,我的體悟是:領導管理者,要用心去發現團隊成員的優點,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,並且要放大讚美他,我想這會建立成員的自信心,自然會回饋給團隊,為團隊加分。但往往管理者的心態是,做得好是應該的!卻忘了給予一些些鼓勵,其實那是很重要的。
  我得找個時間趕快去電影院看《魔球》,這對熱愛棒球的我和廣大熱血球痴們,可是一件熱血又愉快的事情。待書籍和電影互文參照後,再和大家分享心得囉!

參考書籍:

游宜樺(2008)。《魔球:逆境中致勝的智慧》。台北:早安財經文化。(原書
Lewis, Michael. [2005].Moneyball: 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.)


相關連結:


沒有留言: